人與自然
民間有種說法,“頭南腳北”睡覺符合地磁方向,有益健康。這種說法有一定科學依據,但又并不完全正確。
“頭南腳北”睡覺有一定科學依據
【資料圖】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比較喜歡朝向“坐北朝南”的居所,這是因為中國地處北半球,朝南的房屋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照,而陽光有益人體健康。同時,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幻不定。為了避免寒涼的西北風,多數建筑的氣口開在東方、南方和東南方,所以“坐北朝南”的居所空氣流通會更好。
在“坐北朝南”的居所中,“頭南腳北”睡覺可以避免睡眠時頭部受到過多的冷輻射,減少頭痛、感冒甚至卒中風險等。從這個角度談,“頭南腳北”睡覺是有科學依據的。
睡覺方向以舒適為原則
雖然“頭南腳北”睡覺有一定科學依據,但睡覺姿勢并非一定要順應地磁方向。
中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地理條件復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同一地區地質特征有差異。地球磁力線雖能反映地球南北極整體磁力線的方向特點,但實際上,地球的地磁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局部地區有著自己的方向規律。除了考慮地球整體磁力線方向的大環境外,睡眠還要考慮到人們居住局部的小環境。因此,睡覺方向原則上以睡眠質量良好、醒后無不適為準,而不以具體方向為準。
適宜的磁場強度能改善睡眠
雖然地磁與人們睡覺的方向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地磁又確實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人們在生活起居上也講究“接地氣”,這里的“接地氣”主要指的是身居適宜的地磁強度環境。
地球是個大磁體,一般地區的地磁約在0.25高斯,由于地下導磁元素含量不均等,導致地磁強度高低不一。比如,有些地方富含鐵礦,再加上喀斯特地貌洞穴、地下河、天坑眾多,地磁比較容易釋放出來,讓周圍成為一個具有天然大磁場的地區。
適宜的地磁強度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很多益處,比如鎮靜與改善睡眠。地磁強度的高低,對中樞神經影響會有所不同,作用于大腦皮層的兩個功能也不一樣。磁場強度低,興奮性高;磁場強度高,興奮性降低,呈現抑制狀態,有助于睡眠。研究表明,一定的磁場強度,能改善睡眠,延長睡眠時間,增加睡眠深度。
但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所以,尋找適宜康養的居所、移居新址時要注重地球磁場的影響和地磁方位對人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副研究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mylawyerphone.com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