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峰 李 慧 科普時報記者 李麗云
健康口腔預防為先
82歲的李奶奶,最近在社區做體檢時發現,口腔出現了真菌感染的情況,醫生詢問病史得知,不久前李奶奶因為肺部感染服用過較長時間的抗生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資料圖片)
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全國口腔微生態學組組長、黑龍江省口腔醫學中心主任馬晟利解釋,人的口腔內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群,是抵御病毒、細菌和真菌的重要屏障之一。如果口腔微生態處于“失守”狀態,那么,口腔黏膜的“防疫工事”就極易被病原微生物攻破,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將受到影響。因此,良好的口鼻咽腔環境有助于守牢“病從口入”關,不讓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
大劑量或長期服用抗生素會破壞口腔微生態
馬晟利解釋,口腔、鼻腔、咽腔共同構建了消化道與呼吸道的通道,并各司其職??谇缓捅乔恢苯优c外界環境相通,食物由口腔經口咽進入食管,空氣由鼻腔經鼻咽進入氣管,而外來的細菌或病毒往往利用口鼻咽部黏膜表面的“定居點”而侵入人體。為阻擋這些微生物的來犯,口鼻咽腔內的固有菌群構筑了天然且堅固的“堡壘”;同時,鼻腔、口腔和咽腔連通處的周圍,還有用來抵御“外敵”的由咽扁桃體、腭扁桃體和舌扁桃體圍成的咽淋巴環“防線”。
人體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在口腔、腸道、皮膚等貯菌庫中,竟然儲存了重達1到1.5千克的細菌群??谇辉谌芷趦日加刑厥獾慕巧偷匚?,其中不僅有適宜各種微生物“安營扎寨”的溫度、酸堿度,還有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濕度和營養源,如口腔內的唾液、分泌物和食物殘渣存留物等。另外,口腔解剖結構復雜,其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均給口腔內各種類型的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穩定和適合的環境與條件。
馬晟利介紹,各種微生物在口腔不同部位共棲、競爭和拮抗,在種群數量及功能上保持著動態平衡的自穩狀態,營造了人類復雜的口腔微生態“微世界”,有助于阻擊外來病菌。而這個“微世界”一旦失序和失衡,就會顛覆微生態平衡,致使敵強我弱,“病從口入”。比如,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就會讓細菌耐藥、菌群失調、二重感染和宿主抵抗力下降的狀況越發嚴重。
從五個方面維護口腔微生態平衡
怎樣才能建立和維護口腔微生態平衡?馬晟利建議,一要注重口腔衛生。每天飯后刷牙2到3次,每次3到5分鐘,不使食物及細菌在口腔中滯留。選擇藥物牙膏時,最好幾種品牌交替使用。如果長期偏愛于某一種牙膏,口腔細菌就會產生耐藥性,使藥物牙膏失去應有的功效。同時,建議經常咀嚼口香糖,以促進唾液分泌。唾液既可以為口腔微生物群的黏附、增殖和定植提供必要的條件,也能夠通過礦物含量、離子濃度、氟化物含量、溶菌酶、乳鐵蛋白、纖維結合素和維生素的變化,合理調節口腔微生物的種群及數量,有利于保障口腔微生態平衡。
二要密切關注口腔菌群的改變??谇恢形⑸鷳B的失衡,容易將微生物群體向病原體的相關菌群轉化,刺激機會致病菌大量繁殖,由此產生口腔異味及齲病、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等疾病??谇晃⑸鷳B的正常秩序被打亂,還會激發機體的炎癥反應,或經過口腔定植菌群的傳播,干擾機體其他系統器官的正常微狀態,引起腸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
目前,臨床常見的干預手段是盡早消除口腔原發病,主要包括充填齲洞、清理牙周隱患,以及消除口腔炎癥;依靠機械方法鏟除菌斑生物膜、平整牙面以減少細菌的附著;或者利用氯己定、氟化亞錫等含漱藥物和甲硝唑、頭孢等抗生素,將菌斑扼殺在“搖籃”中。
三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在保持健康飲食習慣的同時,適當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可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抑制條件致病菌的繁殖。需要注意的是,高蔗糖食物易使口腔致病菌如變形鏈球菌、放線菌“瘋長”,要盡量減少攝入高糖。
四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鍛煉身體,適當有氧運動,均可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減少因微生態失衡誘發疾病的概率。
五要適當服食微生態調節劑。人在患病時過度選用抗菌藥,極有可能使口腔菌群亂作一團,給耐藥菌或異源菌“修建”非法“定居點”提供便利。這種情況下,可酌情服用益生菌,并改用窄譜抗生素來對抗感染性疾病。而長期口服降糖、降壓藥的人,需要同時給予微生態調節劑,以免因口腔菌群失調而致口干、口臭、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mylawyerphone.com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