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術、有能力,中國數字化轉型正當時!在今日開幕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發表了《釋放數字生產力,激發行業新增長》的主題演講,提出華為將聚焦三個領域,通過讓技術不難選不難用,讓企業“上好云、用好云”,讓數字人才供給源源不斷,助力千行百業釋放數字生產力。
“我們相信只有數字化轉型,才能幫助千行百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更好地提高效率,才能幫助社會經濟圍繞高質量增長獲得新的動力。”他談到。
有技術、有能力:中國數字化轉型正當時
中國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迫切需求和豐富的ICT人才儲備,正推動行業數字化進入快車道。
從數字基礎設施來看,我國已經有了全球覆蓋最好、網絡質量最高的5G和光纖網絡,5G基站數超過200萬,5G行業終端連接數超過50萬,光纖覆蓋率達到99%。各地對數據中心、超算中心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全國算力總規模超過150EFlops,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同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各種新興數字化技術日趨創新,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得到應用。人才方面,ICT人才儲備超過900萬,每年還有超過300萬理工科畢業生進入社會,使得我國在人才供應上也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各行各業正在積極地進行嘗試。”胡厚崑舉例說,在金融,基于大數據和通信技術,可以將小額貸款批核時間從一周降低到10來秒,不僅提高了金融企業的效率,更使得千千萬萬小微企業能夠獲得更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在煤礦,利用5G實現遠程操控,讓煤礦工人得以從井下惡劣環境走到井上,在辦公室里就可實現遠程采煤作業,大幅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整個煤礦安全生產水平。
“這些點點滴滴是在中國各個行業都在發生的事情,并正在得到復制。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定會形成千行百業擁抱數字化的大趨勢。”他說。
三大舉措:助千行百業釋放數字生產力
數字化轉型是一道必選題,但行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小挑戰,比較典型的諸如場景復雜,技術選擇難;新技術使用門檻高,落地難;缺乏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推進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華為做什么?胡厚崑展開道,首先是深入場景,讓技術不難選不難用。華為打造了易部署、易運維、高性能的產品組合,今年已推出了40多個面向行業的產品組合和70多個針對中小企業的“小而美”方案,讓客戶獲取技術更便捷。同時,面向煤礦、港口、電力等多個行業成立了軍團組織,并攜手1800多家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深入場景聯合創新,為客戶打造適配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其次,從“上好云”到“用好云”,構建企業數字化云底座。為了幫助客戶用好云的新能力,華為將AI、軟件開發、數據治理和數字內容生產等最新技術,及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全球伙伴在各行各業的優秀實踐放在云上,讓企業隨取隨用,實現從“上好云”到“用好云”的跨越發展。
最后,加速人才培養,讓數字人才供給源源不斷。據預測,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將超過2000萬人,新興技術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尤為緊缺。華為攜手院校、政府及企業,為社會培養大量ICT人才,如華為與教育部聯合發起的“智能基座”項目,與全國72所高校合作,預計5年培養出300萬計算人才。此外,華為數字化人才發展服務已覆蓋企業客戶1200多家,累計為企業培養數字化人才近5萬人。
“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機遇,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在此過程中,華為愿意和我們的伙伴、和我們的客戶一起,堅持開放、創新、合作,一起來推進數字化進程。讓我們一起通過努力來釋放數字生產力,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發言的最后,胡厚崑這樣總結并呼吁道。
標簽: 激發行業新增長 釋放數字生產力 好地提高效率 數字化技術日趨創新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mylawyerphone.com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